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江南app官网下载入口

江南app官方网站下载入口机床工业_

  数字化的发展进程要求企业实施组织机构改革,建立以顾客为核心的经营结构,使各部门与客户实现等距离,为顾客提供最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这就需要将各类信息准确传达和分配,实现高速和高效的信息流。

  例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是中国最早的重型机床厂,在重型立车和卧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瑞重工汇集了新瑞机械、宁夏长城、江苏多棱3个品牌的10个系列的数控机床产品。它目前已成为中国数控机床产品门类较为齐全的大型机床制造企业之一,在常州和银川组建了两大研发、制造基地;以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帮助客户提升传统产业,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齐重和新瑞重工的代表性机床产品如图10所示。

  技术依赖的心态在生产方和需求方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有的生产企业看到很大的技术落差,失去了信心。一些用户,不相信本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不愿给本国创新产品提供竞争的机会。另外,体制上的掣肘有时阻碍了本国创新技术的产业化突破。

  机床作为现代复杂生产工具,是人类生产力发展三大要素中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机床的“先进性”决定人类的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当前世界上科技水平最为发达的美国,在20世纪的一百年时间里,其机床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状态,同样,其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也居世界首位。2008年,美国的GDP为13.98万亿美元,按3.1亿人口平均下来,其人均GDP为4.5万美元。而中国约13.3亿人口,2008年全国GDP仅为3.37万亿美元,是美国当年的四分之一,人均GDP更是仅为美国的十八分之一。原因何在?生产力水平较低。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在根本上取决于科技水平。

  一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上下游领域延伸。二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是创建新兴产业。

  在以上三种形式中,前两种是企业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新兴产业往往处于技术尚不成熟、产业垄断尚未形成、商业模式还存在不确定性的阶段,为后来者在某些领域的“弯道超车”创造了条件。

  处在机床产业这个黄金发展期,民营企业毫不示弱,积极参与,强势出击,有的还兼并了大型国有企业。例如,天马集团收购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成立了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瑞收购了常州多棱机床厂和宁夏长城机床厂,组成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新誉集团。这些新组建的公司既具有国营企业多年沉淀下来的技术实力,又具有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力,是我国机床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目前,我国机床工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必须科学地结合工业发展的需求,有组织有节奏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过程是建立在实事求是、讲究实效、科学态度的基础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政府相关部门到企业,都应将有序、稳步地进行。领导者应定下目标并定期检查,阶段性的进行经验总结,切实改进转型中所遇到的问题,那种走过场的做法,将贻误战机。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如此之快,使传统装备制造业很快就不能适应开放条件下的工业化进程。快速增长的制造业、巨量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三来一补”,以及相应的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使我们不得不依靠大量引进的技术装备,致使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成了一支短腿。

  旺盛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在这期间装备制造业大量引进了技术,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一度全国技术装备投资的三分之二用于购买进口设备。

  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可能再重复过去。在传统增长方式遇到严峻挑战的时候,我们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比较优势正在现出,并展现出良好前景。一是综合国力增强,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迅速增长;二是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成功率上升;三是企业经济技术实力增强,企业家队伍逐渐成熟,产业体系日渐完备;四是有巨大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特别是高层次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是国民教育程度提高,产业工人培训程度和整体素质提升。相应地,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由低成本一般制造,转化为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复杂制造的综合优势。

  中国产业升级迟缓的主要原因,不是产业规模、不是缺乏资金,而是发展模式落后。在扩张产能的投资严重过度的情况下,技术投入却严重不足。即便对引进的技术,往往也以“可以使用”为限,没有足够的耐心消化吸收。在引进、再引进的过程中,大多未能获得“举一反三”的技术能力,掉进了技术依赖的陷阱。

  受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企业历来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能力投资、轻创新能力建设,不少企业陷入了规模扩张的“陷阱”。造成的结果是企业的“大而不强”。

  实际上,厂区的大小、生产能力的多少只是企业规模的一部分,往往还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他还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等软实力。

  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政府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近年,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科技人员自主创业逐渐形成气候,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创新资源逐渐成熟,开始进入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期。

  如果我们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就可能出现活跃的创新活动与产业升级互动的生动局面,从而推动一些产业进入全球领先地位。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以怎样的理念,采取怎样的战略和步骤,将影响中国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把培育新兴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步骤。以发展新兴产业为契机,将形成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新形势,使我国工业化走上一个新的阶段:一是工业化的技术来源将由引进模仿为主,开始走向技术自立;二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实现效率提升;三是由产业链的低端制造,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延伸;四是由产业跟踪,转向在一些领域开始挑战领先地位。

  由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转型,是决定能否后来居上的重大转折,它直接影响未来国家的命运。

  引进技术、产业跟踪的重要意义是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并为技术跨越创造了条件。所谓跨越,就是在积蓄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技术实现产业化,在这个领域实现超越。

  产业跟踪的“依附性”决定了,如果不能实现跨越,将永远不能自立、并成为领先者。原因是:(1)任何基于新技术的产品都有寿命周期;(2)跟踪者的技术成本并没有减少;(3)跟踪者没有核心技术,很难建立自主品牌;(4)核心技术依赖他人,如同企业的命运掌握在他人之手。

  中国的庞大机床市场使全球的机床企业向往不已,特别是进入黄金发展期以来。国外的著名机床企业,如DMG、GFAC、Mazak、Makino、HAAS等已经不满足合资合作生产的模式,纷纷在华独资建厂,生产适合中国市场需要的机床。

  例如,成立于2000年的小巨人(LGMazak)机床有限公司,是日本Mazak公司在中国的独资工厂,按照Mazak智能网络化工厂的构建理念,采用Mazak的生产装备和软件管理系统,建立起智能网络化的生产环境,成为我国机床工业第一家智能网络化工厂。该公司总人数450人,人均劳动生产率为200万人民币,居全国之首。该公司先后分三期扩建,到2010年底完成了年产4000台数控机床的规模,成为中国最大的、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之一。

  机会已经来临,未来几年中国应当出现一批机床行业的华为。谁能脱颖而出成为机床行业的华为,只能由市场做出评价。

  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将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列为16项重点振兴领域之一。国家政策支持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致使机床产品需求旺盛。中国机床工业迅速走出低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是工业化的标志,是国家产业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如果说制造业是工业化的引擎,那么装备制造业就是制造业的根基。没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支持的制造业是无根工业。

  中国工业化,谁来装备中国?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难题。国家实施“重大专项”,目的就是力图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自我装备能力。这是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项战略措施。

  经验表明,没有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持的庞大生产能力,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规模越大,风险越大。中国企业必须改变一门心思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方式,加快补上软实力这一课。

  由大做强,涉及公司战略的调整:一是由热衷于投资,转向关注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二是由热衷于规模扩张,转向关注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三是由热衷于低端制造,转向关注在产业链上的升级。

  发展新兴产业,是生产力提升的一次爬坡,核心要素是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的本质是在产业链上的升级,关键是突破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

  必须由热衷于投资转向关注创新能力建设,由热衷于规模扩张转向关注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由热衷于低端制造转向关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发展新兴产业意味着我们要由技术跟踪者,转变为自跑者,并乘机成为领跑者。实现角色转变涉及三个基本因素:一个是技术能力;一个是意识和信心;再有就是制度保障。

  自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8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国产机床所占比重逐年提升。

  中国沈阳、北一、大连等大型机床集团率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入世界舞台。它们并购了若干世界著名的机床企业,如Schiess、Waldrich-Coburg、Zimmermann等,并搬离市区在郊区新建厂房,扩大生产基地,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的机床制造企业。这些大型机床企业在完成搬迁和技术改造后,大力开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例如,沈阳机床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数控机床已经成为主导产品。2010年推出称为“新五代”的新产品。为了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模式,沈阳机床集团牵头组成“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9家企业、6家大学和1家研究所参加。

  到2020年或更长时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工程实践机会。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全球各大装备制造企业都虎视眈眈地盯住这块蛋糕,特别是高层次的需求。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这一市场,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关键要靠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对大势的理解和判断,以及正确的决策。对技术装备如此大规模的需求,是不会永远继续下去的。机遇比金钱更可贵。

  “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其中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一出“重头戏”。机床行业把“十二五”规划的要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由大变强”,切中要害。我非常希望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用五年至十年实现这一目标,使中国由一个装备制造的大国变为强国。下面我想就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思路讲几点意见。

  外资独资企业不仅在国内生产先进的机床产品,而且带来了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形成了国企、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竞争共赢局面。

  2010年,中国金切机床产量为75.58万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2.39万台,是2005年的3.6倍,这标志种国机床产业进入了成熟发展期。

  但是,中国机床产业大而不强。从下图所示的机床世界贸易平衡图可见,在28个被统计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屈居末位,是逆差最大(高达54亿美元)的国家。高端机床主要依靠进口,而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则是机床的主要输出国,是贸易顺差的前3位。江南app官方网站下载入口江南app官方网站下载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