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江南app官网下载入口

江南app官方网站下载入口工业机床生产行业分析

  机床制造业产业链中游核心设备。数控机床可以分为五大类,超过21个小类。根据数控技术论坛微信公众号,机床可以分为加工中心、金属切削、特种加工、成型机床、其他五大类,超过21个小类,其中占比最高的金属切削机床可以细分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镗床、数控钻床、数控磨床、数控冲床6小类。数控机床比传统机床的优势包括:1)数控机床的结构更加简化;2)数控机床功能集成化;3)数控机床的精度效率更高;4)数控机床配件标准化。

  2011年以后,我国机床行业进入长期下行通道,金属切削、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仍处于历史低位。在“四万亿”短暂刺激之后,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在2011年达到历史峰值后就趋势性进入下行通道,2017-2019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连续3年大幅负增长,19年产量仅相当于11年高点的约40%。2020年随着制造业复苏,切削机床市场开始温和复苏,全年产量为44.60万台,同比+7.21%。金属成型机床的情况也类似,2017-2020年期间,除2019年以外,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在其余年份皆为负增长。2020年产量为20.20万台,同比-13.68%,处于自2010年以来的绝对低位。

  我国高精密数控机床销售比率低于发达国家,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高。在机床整体市场过去几年低迷的背景下,高端数控机床渗透率保持持续提升,数控机床整体市场规模仍有结构性提升。根据普华有策微信公众号日本机床数控化率超过90%,德国机床数控化率超过75%,美国机床数控化率超过8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2019年新生产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38%。但我国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高,根据Wind,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从2012年的25.78%提高到2020年的43.19%,提升17.42pct,年均提高2.18pct。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数控机床消费国,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日本/中国/德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占比分别为32.1%/31.5%/17.2%,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数控机床消费国。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约为3270亿元,同比-3.51%。

  2019年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占比超过50%,2014年加工中心、车床、磨床合计占比接近80%。按照大类划分,2019年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占比分别为53.20%/28.50%/16.80%。按照具体类型划分,根据机工文献微信公众号援引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2016年日本加工中心/车床/磨床产量占比分别为37.0%/25.7%/11.2%。

  汽车、机械、电子、军工是我国机床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装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制造业。根据立鼎产业研究网,我国机床的下游应用领域中,2018年汽车/机械/电子/军工分别占比约为40%/20%/15%/15%,是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与PMI、汽车销量关联度较高。以占比最大的金属切削机床为例,经过比较发现,金属切削机床当月产量同比与PMI、汽车当月销量同比关联度较高,整体波动性比PMI大。

  二、对标工程机械:本轮有望演绎工程机械式长周期,龙头公司有望引领进口替代

  1)都属于设备行业中市场规模最大的版块。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总营收规模约为6681亿元,2019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约为3270亿元。实际市场规模会略有差异,但可以看出工程机械和机床都是设备行业中规模最大的板块。

  2)下游客户较为分散,需要依靠大量经销商。根据中国报告网,工程机械下游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基建、采矿等行业,根据立鼎产业研究网,机床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3C等行业。工程机械和机床的下游均为我国较大的行业,下游客户数量多且分散,需要大量依靠经销商。

  3)产品更新时间较长、周期性较明显,行业发展较为成熟。挖掘机、装载机等主流机械产品的使用年限为10年左右(慧聪网数据),与机床更新周期较为一致,且行业周期性均较为明显。另外,工程机械与机床行业全球发展都较为成熟,2019年工程机械龙头卡特彼勒营业收入约为3753亿人民币,山崎马扎克营业收入约为343亿人民币(使用汇率为1美元=6.507人民币),远大于国内对标龙头公司创世纪。

  工程机械行业也经历过长期底部区间。“四万亿”后,基建、地产需求旺盛,带来2009-2011年工程机械产销量大幅增长,2012年,随着下游需求的消失,工程机械产品销量断崖式下跌,2012-2015年,行业持续下行。

  2016年工程机械开启长达5年上行周期,机床本轮有望演绎工程机械式长景气周期。2016年以来,更新周期、机器换人、环保等因素推动工程机械连续5年持续上行。与挖掘机销量对比,金属切削机床销量同比在2016年以后走势分化,同比增速始终处于低位。机床与工程机械相似度较高,本轮有望演绎工程机械式长景气周期。

  我国高端机床大量依赖进口,出口主要以中低端为主。以金属加工机床为例,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金额始终大于出口金额,2019年进口/出口金额分别为72.75/43.96亿元,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出口数量分别为5.54/943.18万台、进口/出口单价分别为131321.41/466.13美元/台,2019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出口数量170倍于进口数量,但出口单价仅为进口单价的0.35%。

  国内CNC企业占据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由国外公司占据,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国内高端市场由发那科(日本)、兄弟(日本)、马扎克(德国)、牧野(日本)等国外巨头占据,国内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但在规模和品牌上仍与国外企业有一定差距的润星科技、创世纪等龙头,占据中端市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内资企业占据低端市场。

  国内CNC公司收入占比仍非常低,龙头创世纪2019年仅占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的2.37%。根据创世纪《创业板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中的2019年国内主要CNC公司的收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微信公众号中2019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141.6亿美元(用6.5的汇率估算,折合人民币920.40亿元)计算,2019年国内CNC收入最高的创世纪市占率仅为2.37%,可以看出国内CNC公司收入占比仍非常低。

  全球龙头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收入体量远大于国内企业。根据华轴网微信公众号,2019年全球机床企业排名TOP10均为日本、德国、美国企业,中国无一上榜。龙头公司山崎马扎克2019年实现营收52.8亿美元,按照美元兑人民币6.5的汇率粗略计算,收入体量是国内龙头创世纪的15.7倍。

  国内CNC龙头产品品类、细分品类布局与全球龙头存在差距。根据各公司官网,创世纪(台群)、海天精工、国盛智科等我国CNC龙头在机床领域的产品布局已经较为全面,除了立加、卧加、龙门等通用产品,还布局了雕铣机、数控车床、走心机、玻璃精雕机、激光切割机、五轴加工中心等产品。但产品品类、细分品类与全球CNC龙头仍有很大差距:1)山崎马扎克、牧野等全球龙头均有数控系统、应用软件等机床产品,且已经将品类拓展到机器人等领域;2)以卧式加工中心为例,山崎马扎克拥有uSeries、FF、HCN、HCN-Q、MEGA、ORBITEC、UN等7个系列产品,海天精工仅有H、HUP等2个系列产品,台群仅有T-H11、H-500S、H-63S等3款产品。

  “旧十八罗汉”除北京第一机床厂以外全部谢幕。根据看点快报,我国早在“一五”时期就已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开始布局机床工业,并先后确立了18家国内机床生产的重点骨干企业,这18家机床重点骨干企业在当时被业内人士称为“十八罗汉”,它们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都代表了当时我国机床行业的最高水平。但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这18家企业中,仅剩北京第一机床厂仍然存在。

  “新十八罗汉”中部分公司已经成为行业龙头,但近几年发展情况不佳。根据看点快报,自2008年开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权威杂志《机床工具信息》根据相关统计,公布了由相关行业内评选出的“新十八罗汉”,他们中的部分已经成为行业龙头。根据Wind,“新十八罗汉”中的上市公司近几年发展情况不佳:*ST沈机/*ST秦机/*ST海华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8/-2.98/-4.18亿元,山东威达2019年机床产品收入仅为0.17亿元。

  民营企业近两年盈利能力突出,国企逐渐退出、民企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机床业务进行对比,包括创世纪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业务、海天精工、国盛智科数控机床业务、*ST秦机机床类业务、*ST沈机,2018年开始,我国民营CNC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好于国企上市公司。机制等问题导致国企逐渐退出竞争,民企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填补国企原有市场和客户的空白。

  传统国企经营情况较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沈阳机床(*ST沈机)、昆明机床(退市昆机)、青海华鼎(*ST海华),2012年以来这三家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2012-2019年中(8年),沈阳机床/昆明机床/青海华鼎分别只有4/1/3年盈利。沈阳机床等“新旧十八罗汉”中的大部分已经不具备竞争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国内民营企业龙头。

  未来国产龙头有望成为综合类数控机床生产商。海外数控机床龙头企业相对成熟。龙头企业经营范围多样,既有从主机到系统的发那科,也有大偎,牧野,DMG,马扎克,哈斯,津上等专业化厂商。虽然多数国际主机公司业务范围主要为专业化的机床,但中国企业由于市场规模巨大、下游应用广泛和产业链布局全面,未来中国的数控机床龙头企业有望像工程机械行业中的三一重工一样,成为品类复杂度超过国外同行的公司,即成为综合类的数控机床生产商。

  不止一家百亿收入以上的海外数控机床龙头的出现表明了国内数控机床行业必然会出现一个类似的海外巨头。海外数控机床龙头分布广泛,包括日本的山崎马扎克、天田株式会社、德日合资的德玛吉森精机等在内海外巨头收入规模均在百亿以上,远高于国内龙头数控机床企业,而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空间巨大,丝毫不逊色于日本和德国市场,有望培育出有着国际龙头地位的国产厂商,国产机床龙头企业发展空间巨大。

  1)山崎马扎克稳居全球龙头,收入规模超300亿元。山崎马扎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机床生产制造商,提供车削中心,加工中心,多任务,混合多任务,激光加工,数控技术,自动化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1919年,产品素以高速度、高精度而在行业内著称,产品遍及机械工业的各个行业。客户主要分布于在汽车、机械、电子、能源、医疗等不同行业。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年数控机床产业数据》,在2019全球重点数控机床制造商排行统计(按产业规模)中,山崎马扎克以343.4亿人民币(52.8亿美元)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2)日德合资,德玛吉森精机收入规模近200亿元。德玛吉森精机是德国的德玛吉公司与日本的森精机公司的合资公司,产品包括数控车削中心、铣削加工中心,先进加工技术以及软件解决方案和自动化系统,覆盖包括机床的全寿命周期、机床附件和节能解决方案等众多领域。其中,德马吉(DMG)的前身是德国最大的三家机床生产企业:德克尔、马豪和吉特迈。其中德克尔是知名的车床品牌,马豪是非常知名的铣床品牌,吉特迈则既生产车床也生产铣床同时也是一家非常善于营销策划推广的公司。森精机成立于1948年,是日本最大的机床制造商之一,并于2013年和德玛吉公司合并组成德玛吉森精机。2020年德玛吉森精机的收入规模为3283.8亿日元(195.5亿人民币)。

  3)龙头之外仍有巨头,天田株式会社收入规模超190亿元。天田株式会社的主要产品包括激光机,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刀塔冲床,冲床和激光复合加工机,冲压机,弯曲机器人,褶皱,板材加工系统生产线,工厂自动化等。公司在世界各大洲设有83个分支机构,产品营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公司2019年年报,公司收入合计超190亿元,主要来自于欧洲、北美和日本市场。

  国产功能部件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我国功能部件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产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电主轴、滚珠丝杠、数控刀架、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等虽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但仅能满足中低档数控机床的配套需要,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采用的功能部件仍严重依赖进口。而进口机床价格昂贵、交货期长等因素使得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价格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功能部件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影响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其中,在数控系统领域,国内产品主要面向经济型市场,中高端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德国等龙头厂商;在转台领域,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商占据了国内中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在减速器领域,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占有绝对主导优势,国产减速器已有所突破,但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仍有待提升;在伺服系统领域,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与日本、欧洲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控制器领域,国产控制器在底层软件架构和核心控制算法,以及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与国际主流产品仍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高端机床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装备,对中国出口限制的政策甚为严苛。因此,在关键部件领域的卡脖子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政策扶持和数控机床国产化率的提升,国产机床厂商对于国产零部件的需求呈现增加趋势。目前以昊志机电为代表的优秀功能部件厂商已经进入到创世纪等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未来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政策明文支持,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根据科德数控招股说明书援引前瞻研究院的数据,目前我国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的国产化率较低,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尚不足10%,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年末,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主轴、丝杠、导轨等中高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主轴、丝杠、导轨等中高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电主轴市场有望持续扩容,在部分领域用电主轴取代传统机械主轴是机床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主轴是机床上带动刀具或工件旋转,产生切削运动的运动轴。按照主轴的驱动方式,机床主轴可分为机械主轴和电主轴两大类。电主轴是数控机床三大高新技术(高速电主轴、数控系统、进给传动)之一,其将电动机与主轴从结构上融为一体,省去了皮带、齿轮或联轴器的传动环节,具有高转速、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特点,目前,在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等工业发达国家,电主轴已占据了主轴市场的主要份额,而国内机床行业中机械主轴因其技术成熟、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难度小、价格低廉且后期维护成本低,以及在低速大扭矩、大功率等性能上的优势,仍在国内机床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在部分领域用电主轴取代传统机械主轴是机床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市场保持增长态势,空间超40亿元。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中国电主轴的市场规模保持连续增长态势,2018在41.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

  我国电主轴的产业化起步较晚,与瑞士、德国、日本等先进水平相比,国内电主轴行业在研发实力、产品性能、业绩口碑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某些细分领域,国内部分厂家凭借日臻完善的研发实力和制造水平,已研制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并凭借性价比优势占据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在PCB钻孔机和成型机电主轴市场上,国外主要厂商有英国西风、英国ABL、瑞士MCT、德国Kessler公司等,这些厂商均具有悠久的生产和研发历史,产品技术先进,性能优异,长期占据全球主要市场份额,但其产品价格昂贵,后期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而国内目前已规模化生产PCB钻孔机和成型机电主轴的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出现了以昊志机电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国产企业。在数控雕铣机电主轴市场,除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等极少数企业采用自主生产的电主轴外,国内数控雕铣机厂家几乎全部从专业电主轴厂家采购配套的电主轴。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数控雕铣机电主轴市场带来了爆发式增长机遇,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主轴制造商的加入。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轴供应商主要以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企业为主,由于缺乏有效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电主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而言,由于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其采用的材料、结构和技术工艺不断变革,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且具备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能力的电主轴制造商,因能更加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或推出新产品,将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亦能保持更高的利润率。

  由小及大,国产替代循序渐进至大轴市场。国内小轴已经有了一定的替代率,国产主轴厂商昊志机电的小轴产品已经是国内第一品牌,下游主要用于3C、PCB等市场,客户主要包括创世纪、嘉泰数控、润星科技、衡源智能、诺峰光电、中国台湾大量、誉东沅、盛利达、精一智能等。以昊志机电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正在从3C等行业向各个领域拓展,特别是逐渐进入用于汽车等通用加工机床的“大轴”产品领域,国产替代向大轴领域延伸。